1820年漂白粉问世后,人们将其用于饮用水消毒和控制创伤感染。此后,相继发现了化学消毒剂环氧乙烷、戊二醛等。二氧化氯于1911年问世,1944年,美国率先用于消毒饮用水,随后在全世界迅速推广,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高效消毒剂。二氧化氯消毒粉是一种活性极强的氧化剂,它能消毒杀菌、脱色除臭,是一种理想的水处理药剂。
1、二氧化氯的性能
常温条件下,二氧化氯为带有浅绿色的黄色有毒气体,毒性比氯大,有辛辣味,高温、阳光直射、遇到电火花等易发生爆炸。易溶于水,具有较弱的水解作用,但其水溶液容易挥发,不稳定,只能现场制备使用。二氧化氯的消毒作用受水中pH的影响极小。
2、二氧化氯的制备
二氧化氯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化学法和电解法。化学法需要通过氯酸钠和亚氯酸钠为原料进行制备;电解法则是通过氯化钠隔膜电极技术,以氯化钠、氯酸钠或者亚氯酸钠为原料制取。
3、二氧化氯消毒技术的优势
(1)二氧化氯的消毒杀菌效果明显,且在较大pH范围内仍能表现其出高效性。
(2)二氧化氯可以将暂时性的消毒工作转变成为持续性的工作,特别是对于水体当中各种细菌及微生物而言,二氧化氯消毒水处理的持续性优势表现极为显著。
(3)二氧化氯不会与水中有机物质反应生成致癌的卤代烃,危害人类健康。
(4)二氧化氯脱色能力强,去味除臭效果显著。
4、二氧化氯消毒技术的局限性
二氧化氯消毒有很多优势,但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其最大的缺点就是投加的二氧化氯过量时,会和水中有机物及其它还原成分反应,生成对人体有害的ClO2- 及ClO3-。虽然这两种酸根也都具有氧化能力,能起到消毒杀菌效果,但饮用水中不宜含量太高。
5、影响二氧化氯消毒效果的因素
(1)水中有机物的含量
水中的有机物含量会消耗水中的二氧化氯,并且水中有机物的含量会由于源水及相关的处理工艺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情况,因此需要对有机物含量做好相应的统计。
(2)停留时间的影响
清水池容积越大、进出水量大、管网长等都会加长停留时间,停留时间越长,需要的二氧化氯投加量也就越大。
(3)水温的影响
水温过低或过高都会对二氧化氯的含量造成影响,加快其挥发,降低二氧化氯的消毒效果,因此应做好待处理水水温的控制。
(4)水体酸碱值的影响
二氧化氯属于酸性消毒剂,其主要是通过溶解于水中发挥相应的消毒作用,因此如果待处理水体的碱度太高,会直接和二氧化氯发生中和反应,降低其消毒效果。